雕塑是一种古老的艺术。梁思成《中国雕塑史》说:“艺术之始,雕塑为先。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,必先凿石为器,以谋生存;其后既有居室,乃作绘事,故雕塑之术,实始于石器时代,艺术之最古者也。”[1]因此雕塑对绘画、音乐、建筑、文学、媒体影像等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。雕塑内含“雕”“刻”“塑”三者的关系,首先是处理或理解“雕”与“塑”的关系。在古代中国,雕工与塑工不同。“雕”指对材料进行挖凿削减;“塑”指“用手或工具对黏结性材料进行累积附加”。[2]“雕塑”一词源自拉丁文,最初意思是在珍贵的石头上刻出纹理或图形来,以及刻在石头上的纹理或图形。现代雕塑概念,按许正龙《雕塑概论》的解释,“实质上是应用具体材料实施空间制作,形成饱含创意的审美物体”[3]。简而言之,传统雕塑的概念,可视为在三维空间中运用土、石头等物质材料进行塑造的一种艺术。现代雕塑的概念,按赫伯特·里德的解释,是“突破传统所接纳的样式,并探寻更契合新时代观念和感觉的独创形式”[4]。虽然对雕塑的概念众说纷纭,但好的雕塑作品给人带来美感则无疑义。那么雕塑之美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被人感知的呢?这就需要从雕塑的特性、方式、方法、材料、表现、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。
雕塑首先是一种立体的艺术。如米隆的《掷铁饼者》随形体的运动,人物头部、颈部、胸部和腹部分别产生不同朝向的扭动。其次,雕塑是一种有深度的艺术。第三,雕塑具有量感,重量在视觉上给人以扩张感和沉重感。三维之比影响量感,物体长宽高越接近,量感越强。同等长宽高的形,面越多量感越强。尺寸大不一定具有量感。亨利·摩尔说:“一种雕刻作品可以比真人高大好几倍,但在感觉上却是小的,而几英寸高的小雕刻却可以给人以很大的和纪念碑那样宏伟的印象,因为在雕像后面的想象力是巨大的。”[5]量感的构成不仅在于材质重量或尺度,更在于本体的内涵和构成关系。第四,雕塑具有触感,受众需用手去触摸进行感受和体验。第五,光影效果也极大地影响雕塑的艺术效果。雕塑材料吸光或反光,形体凹凸起伏,光线照射物体的角度和强度,都会使雕塑作品呈现光影变幻的效果。第六,角度对雕塑也很重要。雕塑作品形体展现的多方位和受众观察的多方位,都会造成视觉效果的不同。雕塑空间的虚实关系、工艺(指加工方法及表现出来的美学效果)、肌理(指对材料形体的不同配置或处理导致相应的触觉和视觉感受,如木纹、刀痕、铁锈等)、质感(指材料的结构性质给人的感觉)等雕塑方式的不同,都会对雕塑的表现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。
美国赫伯特·乔治的《雕塑元素——雕塑作品必需的十四个要素》细致地分析了影响雕塑之美的十四个要素。这些元素包括材料、记忆、地点、表面、边缘、质感、色彩、尺度、质量、重心、体量、空间、运动和光线。材料和记忆元素证明雕塑是存在于真实空间中的三维物体。如马克·迪·苏维罗的《年份是什么?》,用红色钢条制成巨型吊车;康斯坦丁·布朗库西的《年轻男子的躯干》,用青铜或木材制;乔·劳伦佐·贝尼尼的巴洛克雕塑《阿波罗与达芙妮》,用白色大理石制;埃德加·德加的《14岁的小舞者》,先蜡封,后用青铜、薄纱、丝绸制;菲利克斯·冈萨雷斯·托雷斯的《无题》,是用彩色玻璃纸独立包装的糖果;史妮克·史密斯的《田园一角》,是服装、纺织品、杂物和丙烯的混合;雅各布·爱普斯坦的《凿岩机》,是聚酯树脂、金属和木材的混合。传统雕塑的材料以青铜、大理石、花岗岩等为主,1945年以来的当代雕塑实验性增强,传统雕塑的边界瓦解,装置艺术、大地艺术、行为艺术、社会雕塑等新型雕塑作品的出现,带来材料的革新,如玻璃、不锈钢、铸铁等工业材质与纺织品等的运用,以及新的工艺或对新用法的追求,都给受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。
地点元素也带来雕塑风格的不同,如中国汉代的陵墓雕塑、奥古斯特·罗丹的《加莱义民》。《加莱义民》在巴黎罗丹博物馆和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塔花园都有陈列,加高底座的作品会激发不同的视觉效果。又如莫里吉奥·卡特兰的《好莱坞》,搭在西西里巴勒莫郊外的一个垃圾场,带有解构的效果。罗伯特·史密森的《螺旋码头》则在犹他州大盐湖因地制宜,自然环境变化会导致这个由土块、石块和盐筑成的“码头”自然地变化。这些环境和地点直接参与了作品整体风格的塑造,可谓是主动的雕塑环境。赫伯特·乔治认为雕塑环境分主动与被动两种。主动环境中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。被动环境指相较于作品本身,环境是次要的。
表面元素如安东尼奥·卡诺瓦的《美惠三女神》,用大理石展现爱欲之美,揭示了冰冷、坚硬、耐磨的材质如何呈现温暖肉体的错觉;安尼施·卡普尔的《云之门》是不锈钢材质,置于芝加哥千禧公园,全景镜面表面反射了芝加哥密歇根大道的上空及沿街建筑,观众靠近时也可以看到自己夸张的影像。而拉里贝尔的《猫》,玻璃材质的表面则镀有铬镍铁合金的有镜面质感的工业物质,呈现出奇特的美感。边缘元素如康斯坦丁·布朗库西的《无尽之柱》,用重复的边缘和简洁的轮廓构成。[6]15个巨大的空心珠加顶部和底部各半颗珠。奇异的是,柱子与单点透视规则相矛盾。视觉上看,珠子应该随高度的上升而显得越来越小,但与照片上的相反,实际站在雕塑前时,珠子的大小看起来是保持不变的。《无尽之柱》凸显了雕塑观赏中心灵感知与眼睛所见之间的矛盾。质感元素如多纳泰罗的《忏悔的抹大拉的玛利亚》,用彩饰镀金木料制成,列于佛罗伦萨主教座堂博物馆。[7]人物瘦弱干瘪的躯干、衣衫褴褛,眼眶凹陷,但祈祷的手传递了超验的精神气质,突破了女性美的刻板认知。而米开朗琪罗的《圣马太》,大理石质感粗糙的表面塑造出“未完成”的视觉效果,吸引观众的参与和想象的补充。色彩含色度、色调、明度等元素,且与情感联系紧密。马克斯·克琳格的《贝多芬》,用天然石材、青铜和象牙的不同颜色来区分作品的各个部分。贝多芬头像用象牙雕刻,下半身围布用琥珀色大理石,宝座用深色青铜,地面用灰色天然石材,上面的雄鹰用黑色花岗岩。[8]
运动元素指雕塑中的运动包含动态的或真实的运动,以及“隐含”的运动,即一种运动的幻象。如希腊化时期的《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》体现了速度之美。衣衫褶皱随身体运动而变化,表现前进之感,隐含着正要起飞的感知幻觉。雕塑中的质量、重心、体量、空间等元素都会影响作品的运动感。[9]雕塑中的质量指的是一件特定物体的视觉重量。如格曾·鲍格勒姆的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,与自由女神像齐名,四张石雕人面是美国最著名的雕塑,以南达科他州一座花岗岩山爆破形成。[10]阿里斯蒂德·马约尔的《夜晚》,观众在空间上可通过压在臀部上的巨大身躯,以及弓紧的背部来想象身体质量所承受的重力,有很强的运动感觉。[11]此外,环境、光线对雕塑作品的塑造方面,如亨利·摩尔对风景与人物进行的整合,他的作品强化身体、景观和记忆之间的共生关系。20世纪60年代大地艺术的代表之一——罗伯特·史密森的《螺旋码头》就是依地理环境的变化而变换雕塑形态的纪念碑式的艺术作品。值得一提的是,当代雕塑越来越注重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联。雕塑的构成和布局、雕塑与环境的主从关系、雕塑的体量、空间的容量、材料质感等如何融入环境空间中,以及雕塑色彩与空间的氛围、方位、光影效果等,都是雕塑美感的考量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