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雕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。中国微雕历史源远流长。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,就出现微型雕刻。战国时的玺印小如累黍,印文却有朱白之分。众所周在的王叔远的《核舟记》,也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。篆刻边款艺术是微雕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。明清以来,不少文人雅士在印章这方寸之地,用铁笔题书作画,寄托情趣,自娱自乐。及至寿山石成为印章材料之后,寿山石的微雕艺术便也开始出现。清初杨璇、雕彬都曾在寿山石雕品的花纹僻处刻以小字,“西门薄意派”雕刻大师林清卿也常在所刻作品的草丛、石缝中以极细的笔刻划上自己姓名和制作年月,以后更有人在印章方柱的四边,以极细微的文字,雕刻古人诗词作为边款。到了20世纪60年代,随着放大镜等先进科学仪器在微雕领域的运用,微雕艺术便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崭新艺术。作品中所刻的文字愈来愈小,内容也愈来愈多。微雕特别讲究选材,其海南EPS构件石材质地要求绝对精纯,容不得有半点砂格和半丝裂纹,因为半个砂点就可能要刻10多个汉字。其次,微雕的刀具也是特殊的细刀,既要尖细,又得锋利。第三,要有特别精熟的书法和国画功底,雕刻的时候才可进行“意刻”。第四,临场要屏息凝神,集中意念,毫厘千钧,一气呵成。第五,运刀要稳、准、狠,只有这样,才能使书法和刀法笔意达到完美的统一。微雕艺术“艺在微”,愈是细微,功夫越精,价值也越高。微雕也是十分讲究画面和章法的艺术,这就是“意在精”。微雕的雕刻师首先要有很深的书法和绘画功底,虽然微雕细微到无法用肉眼辨认,但在放大镜下仍然十分精美,如大幅的书法精品。
石雕它讲究造型逼真,手法圆润细腻,纹式流畅洒脱。它的传统技艺始于汉,成熟于魏晋,在唐朝流行开来。主要有园林雕塑、建筑雕塑、雕像、石雕工艺品几大类,产品有上百个品种:大理石壁炉架、人物雕塑、浮雕、抽象雕塑、喷泉、花盆、罗马柱、栏杆、凉亭、胸像、门套、石凳、浴盆、动物雕刻、墓碑、仿古雕塑等。石刻源远流长,它讲究造型逼真,手法圆润细腻,纹式流畅洒脱。雕刻产品主要以人物、动物、壁炉、花盆、栏板、喷泉、浮雕、龙亭龙柱、琼楼玉阁、飞禽走兽、各种精品雕刻等等。既富古老艺术的魅力,又有典雅明快的现代艺术风格,在海内外享有“巧夺天工”“石破天惊”之盛誉。是集创意,设计,制作的各种艺术品。简单的说就是用石头雕刻的作品-艺术品。
城市雕塑迅猛发展,日益成为环境艺术和表达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作雕塑的材料多是天然石、人造石、木材、金属、水泥以及新型材料如塑料、橡胶、不锈钢、铝合金、亚金铜、玻璃钢等。为了迎合人们“回归自然”的潮流,突破传统雕塑“钢材加水泥”的窠臼,充实环境空间,更好地保护和美化环境,体现雕塑意蕴,使城市景观更有魅力和文化艺术品位,“绿色雕塑”应运而生,悄然风靡世界各国。是指用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,特别是树木精心培植修剪而成的姿态各异、气韵生动的艺术形象,它把园林及雕塑艺术相结合,巧妙地将“人、动物、自然”这一主题融合在美化城市环境之中,具有塑造城市美好形象、保护城市环境等奇效。绿色雕塑一般计新颖、寓意丰富,整体风格美观大气,富有现代气息。绿色雕塑不仅材料来源丰富,而且能够释放出人类所需的氧气,吸收二氧化碳,同时,净化空气、调节空气湿度,为城市带来健康和艺术享受。
浮雕是雕刻的一种,雕刻者在一块平板上将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,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。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,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,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,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。浮雕一般是附属在另一平面上的,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,用具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。由于其压缩的特性,所占空间较小,所以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装饰。近年来,它在城市美化环境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。丽水雕塑手绘浮雕在内容、形式和材质上与圆雕一样丰富多彩。浮雕的材料有石头、木头、象牙和金属等。浮雕为图像造型浮突于石料表面(与沉雕正好相反),是半立体型雕刻品。雕塑手绘价格会根据图像造型脱石深浅程度的不同,又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。浅浮雕是单层次雕像,内容比较单一;高浮雕则是多层次造像,内容较为繁复。浮雕的雕刻技艺和表现体裁与圆雕基本相同。古今很多大型纪念性建筑物和高档府第、民宅都附有此类装饰,其主要作品是壁堵、花窗和龙柱(早期)及柱础等。
人造景观假山是园林中以造景为目的,用土、石等材料构筑的山。假山具有多方面的造景功能,如构成园林的主景或地形骨架,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,布置庭院、驳岸、护坡、挡土,设置自然式花台。还可以与园林建筑、园路、场地和园林植物组合成富于变化的景致,借以减少人工气氛,增添自然生趣,使园林建筑融汇到山水环境中。因此,假山成为表现中国自然山水园的特征之一。大自然的山水是假山创作的艺术源泉和依据。真山虽好,却难得经常游览。前假山布置在住宅附近,作为艺术作品,比真山更为概括、更为精炼,可寓以人的思想感情,使之有“片山有致,寸石生情”的魅力。人为的假山又必须力求不露人工的痕迹,令人真假难辨。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一脉相承的假山,贵在似真非真,虽假犹真,耐人寻味。